返回

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3章 燕王进京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“老吴,你,你你,究竟犯了什么事,咱….咱去投案,去自首,咱不能不清不白,不能连累了两娃呀!”

    吴桢不厌其烦,狠狠瞪了她一眼:“妇道人家懂个屁!莫忙活了,快随咱去外接圣旨!”

    没多时,吴桢带着妻张氏,两孩子,一同走到院落内。

    老母亲此时也已经跪在原地,吴桢出来后,便带着家眷恭敬跪在老母亲身后。

    那传旨的军户见人到齐,掀开黄绢圣旨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敕曰:”

    敕?

    听到这个字后,吴桢全身都在激动的颤栗!

    大明的圣旨,有几种格式,若是昭告天下,则称‘诏’;若是封赏高等的官员,则称为‘诰’;倘若是封赏低级的人员,则名为‘敕’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若只是宣布某某事,则称为‘制’,另外则还有‘册’、‘书’、‘符’、‘檄’等格式,对应不同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是封赏啊!

    吴桢现在直感觉天旋地转,双目都瞪圆了。

    那朱郎君,真就一句话,将自己前途定了?

    嘶!

    “兹有昌国卫千户,吴讳桢作战凶猛,见识非凡,经纳谏,咱认为你可以世袭千户,即日起,咱给你提正千户,世袭军职,你当好好为国效力。”

    “等年关后,来京师,咱另有他用,钦此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的封赏奏疏,依旧这么亲民。

    军户圣旨读完,便对吴桢道:“吴千户,接旨啊,愣着干啥?”

    吴桢是真的愣住了,被圣旨上的话震的里嫩外焦。

    这圣旨的话没有拗口骈文格式,也没有文绉绉复古遣词造句,是老爷子惯用的徽州话。

    这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奇怪的是,圣旨上说,经纳谏?

    纳谁的谏?

    升千户,世袭军户,为何偏偏只有这两个奖赏?

    这圣旨上的话,如果变换一下,是不是就是朱郎君,在信国公府告诉他吴桢的原话?

    嘶!

    吴桢忙是起身接旨:“谢军爷,这.…中午在这对付一口?”

    那军户笑着摆手:“不了,急着回去复命,恭喜吴千户。”

    冲吴桢点点头,那名骑士越过拥挤的人群走了出去,翻身上马,干练的消失在人海。

    吴家里里外外围满了人,所有乡亲邻里瞬间吵闹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乖乖!老吴家祖坟冒烟了呀!”

    “可不说?”一个缺牙大爷瞪大眼珠子,“圣旨,那是圣旨!多少人一辈子都没得!”

    “圣旨说个啥?”

    “这你听不出来?”那缺牙大爷笑眯眯的道:“吴大郎世袭啦!军户世袭啦!厉害,厉害呀!”

    院子里拥挤的人群,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吴桢妻子如梦如幻,鼻头一酸,脸上挂满晶莹泪花:“老吴….你,你….升迁了呀!正千户么?还世袭?!”

    吴桢咧嘴:“可不是么?”

    张氏依旧不敢置信:“那咱家老二,以后不是就能继承你的军户?”

    吴桢用力点头,激动的道:“对!”

    “我的天,阿婆!!!”

    张氏走到婆婆面前,抓着她的手,激动的不能自己。

    吴母此时也喜极而泣,拍着她的手:“好好好!咱熬出来了!”

    深吸一口气,吴母笑看着邻里,高声道:“你们没死的,搭把手,今个吃席!外面搭席!咱老吴家宴请你们!”

    呼啦啦!

    人群顿时涌动起来,激动的无以复加,眼中更是羡慕嫉妒的如同兔子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

    “我回家宰一只鸡!”

    “俺回去弄个大鹅。”

    “俺也回去杀鸭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所有邻里乡亲顿时忙活起来,徽州府的民风淳朴,极少愿意占便宜,皆自家有什么,就帮着贡献什么,所有邻里都热闹洋溢起来!

    吴家的两个小屁孩完全还没意识到发生啥,怯生生的躲在吴桢和张氏身后。

    “爹,娘,出啥事啦?”

    吴桢拍了拍老二的虎头,笑着道:“去找你娘玩儿去!”

    他看着张氏:“你去忙活,咱想会事儿,一会儿来搭帮手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张氏喜滋滋的拉着一对儿女走开。

    吴桢独自回到房中,刚才的笑容渐渐消弭,脸上缓缓泛出一抹狐疑。

    如果没猜错,今日这恩,并不是出自皇帝,而是出自老国公府上的那小郎君!

    那小郎君当时说出口的话,吴桢完全以为他在吹牛!

    虽然那小子浑身散发的气势不容小觑,但吴桢不认为他能左右皇帝的决定!

    然而现在当这诡异的一幕,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他彻底被震惊住了。

    洪武老爷子是那种绝对霸气的帝王,能左右洪武皇帝决定的

第143章 燕王进京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